廿年前初到日本,才知道四海之外还有个情人节,而且,真就有女性送来巧克力,吓一跳之余,想入非非。后来得知,只因我是她见识的第一个外国人罢了,再后来又知道,不只送了我一人,巧克力博爱。虽然甜在了心里,却也不曾关怀到人文,而今中国也过起了情人节,这才留意到日本的独具特色。
从情人这两个字的翻译来说,恐怕第一个吃螃蟹的国人对情人节已抱有别样的心思。日本用外来语,一看就知道是舶来品。情人节来自欧美,至于欧美是怎么个来历,我不大清楚。什么事物一传入日本,再去追究来路,最终往往惟其惊叹他们的善于改造而已。就说这情人节,被日本人过出了两大特色:一是只送巧克力,二是只女人送给男人。
据说,最早是神户的洋点心店在上世纪30年代打出广告,鼓动情人节馈赠巧克力,以表爱心。50年代末,东京的伊势丹商店搞情人节推销活动,但三天里只卖掉五块巧克力。从调查记录可知,1959年人们对情人节的认知仅止于百分之三,经过报刊广告的宣传,60年代呈蔓延之势,也不过浅尝辄止。到了1970年代,却蓦地在中小学生当中流行起来,情窦初开,仨女生就有俩送巧克力给心仪的男生。女中学生领导新潮流,年龄爬升,流行到女上班族当中,结果便定型为日本特色。或许从女性在职场屈身摆鞋、上茶来说,能主动赠送男性同僚乃至上司巧克力,也可算是一个自我主张。送来送去,巧克力毕竟不是丘比特神箭,失去爱的魅力。
自1980年代前半,情人节变味,变成人情节,连主妇也大送特送,真有情的女性只好往贵上买。这时候洒家正好来到了日本,便得到几乎人人有份的人情巧克力。那年月,见日本钱算人民币的账,很看重那几块巧克力的人情哩。现在情人节已然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非法定节日,不仅职场送,家庭里也送,女儿送父亲,母亲送儿子,媳妇送公公,其乐融融。但问卷调查,实际上多数人反对这个新习俗。近年又兴起友情巧克力,女性之间互相送,一起吃,不管男人了。
既然是送人情,拉关系,那就来而不往非礼也,还了礼才能把这份人情抵消,不欠人家的情,出于这种秉性,1980年前后日本人把情人节加以发展,又搞出一个白色情人节,定在3月14日,男性向女性还情。男人当慷慨,礼物不限于巧克力,钻戒也说不定。但不知这个节日能否“脱亚入欧”,传回欧美去。商人转脑筋,由3.14想到3.1415926,于是推销“派”,这样的文化就只能是露骨的商业文化了。
更有意思的是韩国,那里的情人节基本是受日本影响,独具特色的是关怀到2·14或3·14都没有得到礼物的人,让他或她4·14大吃炸酱面。
任何节日,即使是敬神祭祖,终归也落实在活人的关系上。洋的就是洋的,没必要往土里掺和,土洋结合,最典型的是五一、新年,中国人过了这么多年,仍然不亲切,跟星期日差不多,这就是所谓没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吧。
听说一些文化人主张把七夕定为“中国七夕情侣节”,而且还争论,什么“中国情人节”不妥,应称为“中国爱情节”。难道中国文化已啰唆到这种地步,非得拙劣地模仿外国话,就叫它七夕不是很传统吗?中国的节日多重视阖家团圆,缺少让年轻人独自快乐的机会。常听说年轻人需要宣泄,飙车,乱写乱画,当粉丝,都为了宣泄,那么,多一些节日,商人操作,让他们去宣泄也没什么不好。